腾讯云&&阿里云竞品分析报告
背景
市场概况
根据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权威定义,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分为IaaS,PaaS和SaaS。未来云计算的规模依旧会保持高速增长,原因有二:
- 智慧城市、工业4.0的普及会促进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和云服务整体规模的增长。
- 由于公有云的部署方便,价格低廉,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用户转型公有云的趋势明显。
行业现状
中国云计算市场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产业生态链正在进一步构建中,云计算硬件设备供应商、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以及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等众多参与者为用户、企业和政府提供云计算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从中国云计算市场产业链来看,互联网公司提供基于云的网络平台、在线存储等云端服务在云计算领域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不断推动云计算产业链逐渐成熟和规范。
根据不同的背景,可以将主流的服务商分为以下五类:
国际数据公司(IDC)在2015年初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追踪研究:2014上半年度》中,阿里云以22.8%的市场份额登顶IaaS服务市场,而腾讯云则以46%手游云服务份额暂居游戏行业霸主。
由易观近期发布的《2016年中国云计算IaaS市场实力矩阵》,易观对2015年至2017年主要云计算厂商在实力矩阵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厂商现有资源和创新能力的变化情况作如下解读。
由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目前,云计算服务在各个细分领域都有相关服务厂商,但从整体来看,腾讯云和阿里云领跑云计算服务市场。
竞品分析
产品基本信息
阿里云创立于2009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平台。阿里云致力于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用户通过阿里云,用互联网的方式即可远程获取海量计算、存储资 源和大数据处理能力。阿里云已建成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包括华东、华北、华南、欧洲、美国、香港、日本、新加坡、欧洲、中东、澳大利亚,阿里云已经在全球主要互联网市场形成云计算基础设施覆盖,将为中国出海企业以及当地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
腾讯云创立于2010年,是腾讯公司打造的面向广大企业和个人的公有云平台。腾讯云有着深厚的基础架构,并且有多年对海量互联网服务的经验,不管是社交、游戏还是其他领域,都有多年成熟的产品。腾讯在云端完成重要部署,为开发者及企业提供云服务、云数据、云运营等整体一站式服务方案。作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和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腾讯正在积极通过云计算、云技术,推进互联网与各行业的融合创新。
腾讯云 | 阿里云 | |
---|---|---|
发展历程 | 2010年2月腾讯云对外提供服务; 2014年6月腾讯云计算公司成立 |
2009年9月阿里云公司成立; 2013年1月 万网与阿里云合并 |
产品数量 | 36 | 70+ |
可信云认证产品 | 云主机、数据库、块存储 | 云主机、对象存储、数据库、云分发、全局负载均衡 |
数据中心资源 | 上海、广州、北京、香港、多伦多 | 深圳、青岛、北京、上海、杭州、香港、美国硅谷、亚太 |
产品定位
腾讯云 | 阿里云 | |
---|---|---|
Slogan | 值得信赖 | 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 |
目标用户 | 互联网企业 微信开放平台用户(如H5游戏) 个人开发者 |
互联网企业 中小企业 个人开发者 |
优势 | 在社交、视频和游戏领域产品实力强 微信开放平台能为云服务带来大量客户 开发和创新能力强 |
产品种类多 数据中心资源丰富 开发和创新能力强 |
劣势 | 起步较晚,产品相对较少 在传统企业和政府单位领域销售能力较弱 |
飞天平台较为重量级,百台以下落地略难 |
人群画像
百度指数人群地域分布(时间 2017-01-01 至 2017-05-31 全国)
百度指数人群属性(时间 2017-01-01 至 2017-05-31 全国)
从结果来看,无论是腾讯云还是阿里云,均是广东、北京、浙江三省的使用用户最多。在大部分地区,阿里云的用户多余腾讯云。在人群属性方面,两者均以20~29、30~39岁用户为主,其中30~39岁用户最多,另外,阿里云女性用户占比略高于腾讯云。
产品结构
阿里云产品体系包括云计算基础服务、大数据(数加)、安全(云盾)以及域名与网站(万网)四大部分。其中,大数据(数加)提供数据应用、数据分析展现、大数据基础服务以及人工智能四大类服务;安全(云盾)提供防御以及检测两大类服务;域名与网站(万网)提供域名注册、域名交易与转入、域名解析、云虚拟主机、网站建设以及阿里邮箱六大类服务。
在行业解决方案方面,阿里云推出了通用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专项解决方案以及大数据解决方案。其中,通用解决方案包括网站解决方案、移动APP解决方案、专有云解决方案和混合云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覆盖电商、音视频、金融、游戏、医疗、政务、渲染等行业;专项解决方案包括安全、 云存储、容灾、企业互联网架构等;大数据解决方案包括个性化推荐、大数据仓库、云上数据集成方案、 路况预测等。

阿里云产品体系结构和行业解决方案
腾讯云产品体系包括基础产品、域名服务以及大数据与AI三大部分。其中,域名服务模块提供域名注册、域名安全、解析与备案四个功能。除此之外,大数据模块提供大数据处理套件、云搜、文智自然语言处理、机智机器学习、用户洞察分析与云推荐引擎功能,AI提供万象优图、智能语音服务与微金小云客服功能。
腾讯云已经拥有完整的产品体系,为合作伙伴提供多样化、高性能的云服务。腾讯云同时提供通用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以及技术解决方案。其中,通用解决方案包括视频、位置服务、网站、微信生态、运维等服务;行业解决方案覆盖了游戏、O2O、金融、广告、医疗、在线教育、电商、智能硬件、 旅游、政务行业;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安全、数据迁移与直播安全服务。

腾讯云产品体系结构和行业解决方案
行业解决方案对比
根据《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15年行业云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排名,整理出对腾讯云和阿里云的相关排行。(评判标准:综合创新能力和对行业的理解度)
金融云 | 政务云 | 广电云 | 游戏云 | 电商云 | 物流云 | 旅游云 | 教育云 | 交通云 | |
---|---|---|---|---|---|---|---|---|---|
腾讯云 | 6 | / | / | 1 | 5 | / | / | / | / |
阿里云 | 1 | 1 | 1 | 3 | 1 | 1 | 1 | 12 | 14 |
由上表,不难看出,阿里云凭着资源量和创新能力,目前在中国的公有云市场占据着绝对优势,而腾讯云作为后起之秀,并没有急于占据所有行业云市场,而是把战略重点放在了与原有业务相关的金融,电子商务和游戏领域,使得其迅速在游戏云占据了市场第一的位置。
核心产品比较
根据 AWS Web 应用参考架构,一个高可用、可伸缩的网站至少需要使用以下云计算资源:云服务器、云数据库、对象存储服务、负载均衡、内容分发等。本次分析报告中主要对比云服务器、云数据库和对象存储这三个比较基础的产品。
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是所有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最基础产品。厂商一般会根据分配的资源划分云服务器的级别和规格。但是由于采用的基础硬件、架构和调优技术存在差别,类似配置的云服务器之间也可能有较大的性能差异。想了解并比较不同厂商云服务器的差异,最好的方式就是运行基准测试。下面分别是测试的腾讯云阿里云云服务器配置、工具指标以及指标结果(数据来源于网络):



不难看出,相同配置的云服务器,腾讯云的CVM在综合性能上高于阿里云的ECS。CPU延迟和内存性能方面,ECS略胜一筹,但是优势不大。在磁盘I/O性能上,阿里云的表现不错,但是与腾讯云相比逊色不少。
最后,加入价格因素。阿里云此前在上一次云栖大会上宣布云产品大幅降价,而腾讯云方面也在去年双十一宣布了新一轮降价,结合上面的性能测试结果,来比较降价之后两家的性价比。
从包月费用来看,腾讯云CVM比ECS要贵一些,但是从之后的二、三年优惠价来看,CVM的费用反而要低于ECS了。故一年期以上购买CVM的性价比更高。
云数据库
目前虚拟化技术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可以将物理机虚拟化为多个云服务器,而且能做到总体性能的损耗最小。因此,选择云服务商的云数据库性能,也是决定购买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两家的云数据库目前只提供一种配置类型,分别是高 IO 版( CDB )和双机高可用版( RDS )。因此在这项测试中,使用一组完全相同配置的云数据库是不可能,只能转而使用同价位级别的服务器。下面分别是测试的腾讯云阿里云云数据库配置和测评结果:


从结果可以看出,腾讯云CDB的数据库读写请求吞吐量相比RDS来说高很多,是后者的约6-7倍左右,请求的响应时间也非常快,在10ms以内。高I/O版本的表现十分强劲。
考虑到价格因素,两家最新的优惠价格对比如下:
从上图我们可以得出,两家在包月价格上差异不大,但是就此次降价幅度来看,腾讯云CDB的优惠非常之高:二、三年的优惠价(4折、3折)是RDS的一半;一年、二年和三年购买期限处在同一个价位段,而且买两年的价格比一年还低。如果 Web 应用要求大量快速的数据库读取操作,那么在购买期限为二、三年的情况下,配置两台CDB高IO版也比选择RDS的性价比要高。至于另一个费用来源——网络流量费用,如果使用两家对应的云服务器的话,与云数据库之间就是内网流量,应该都是免费的。所以流量费用问题可以忽略。
对象存储服务
对象存储,也叫做基于对象的存储,是用来描述解决和处理离散单元的方法的通用术语,这些离散单元被称作为对象。为了控制网络环境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分别在腾讯云和阿里云各自同区域的云服务器上进行测试,以能确保测试结果准确有效。
经测试,在50KB小文件类别中,阿里云OSS的上传、删除用时表现不错,小文件下载用时方面腾讯云COS用时较少。随着文件大小的增加,腾讯云COS在上传、下载用时这两项指标上开始超越OSS,差距以倍数计。不过OSS在删除用时上仍然保持在10ms左右。到了50MB级别,在上传大文件时,COS明显优于OSS。
综上,相同配置的云服务器,腾讯云的CVM在综合性能上高于阿里云的ECS。CPU延迟和内存性能方面,ECS略胜一筹,但是优势不大。在磁盘I/O性能上,阿里云的表现不错,但是与腾讯云相比逊色不少。在价格上,CVM的包月费用略高于ECS,但是一年期以上购买CVM的性价比更高。而云数据库方面,由于二者类别不同,测试了腾讯云阿里云各自最低等级配置的CDB和RDS,CDB在吞吐量和延迟两项性能指标上均大幅领先;同时近来的降价力度也大于RDS,因此可以说CDB的性价比远高于RDS。对象存储方面,在大小文件的上传、下载和删除几项指标上,腾讯云COS和阿里云OSS各有得分,OSS在文件删除上表现不错,但是在大文件上传上要逊色不少;COS则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因此,仅仅从这三项产品的性价比来看,腾讯云目前是高于阿里云的。
交互与界面设计
在设计方面,阿里云在移动端有自己的相应app,腾讯云则没有。但腾讯云的官网使用了响应式布局,满足了移动端友好访问的需要。阿里云在近日,也更新了自己的官网,优化了部分细节(如搜索框),也改为了响应式布局,但是在某些设计上仍然有待商榷。如阿里云官网在移动端的菜单位置,处于右端,不是非常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另外,其已经修改的搜索框入口,原来在页脚,现在在页眉,却牺牲了菜单的位置,使得整体菜单不得不下移一层,第一层就显得尤为空旷,不协调。而腾讯云的搜索功能,则是在点击搜索按钮后于下一行弹出搜索框,充分考虑了大部分情况下用户无需使用搜索功能的情况,并且很好地利用了现有空间,布局较为合理。
总结与建议
总结
就产品和服务种类而言,阿里云在国内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腾讯云的产品比阿里云略少,但其在游戏、社交、视频、移动等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实力。另外,腾讯云的用户界面设计也略优于阿里云。
建议
阿里云:巩固现有龙头地位,积极拓展其他业务,加大在视频直播、游戏研发、移动服务研发的投入,在这些领域追赶腾讯云。
腾讯云:保持现有优势,步步为营,增加业务范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更优惠的价格吸引更多的用户。
随着云计算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大数据处理需求的不断扩大,云计算市场会进一步扩大,无论是阿里云还是腾讯云都应抓住时机,做好现有产品,推出更多新型产品,才能在未来的云计算服务市场抢占更多的位置。


原文链接:腾讯云&&阿里云竞品分析报告
诗与酒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也在研究阿里云和AWS,云平台的领域太大了,建议从基础产品+解决方案+合作生态整体分析,或者针对某一垂类深度分析
嗯,说得很好?
Hello 博主你写得很棒诶
不过想知道你写这个竞品分析的思路是怎么样的呢?因为我最近要写一个云计算的竞品分析报告,重点是负载均衡和消息队列,一头雾水中……如果方便的话可以赐教吗?感激OωO
二月的小猪猪这个昵称厉害了,竟然还可以来形容我
阿里云不是啥好玩意儿233
惊奇的发现你很多年前来过这……
不错不错
可以可以
懵逼……
哈哈,来看看。我对云市场没什么研究哈,感觉写的不错,看完后能对两家产品有基本的了解。
觉得行业解决方案部分简单了点,我理解,云服务作为一项toB的业务,行业解决方案才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应该重点对比下。
另一个前辈好像和您差不多的意思,说是应该更多地从生意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说我缺少一些思维的体系和对业务的思考,有点懵逼。。。不过继续学习啦|´・ω・)ノ